南岛主 发表于 2014-4-21 20:21:41

老和尚和师姐的话你听听

曾有个小和尚要下山还俗,长老就拿了个瓶子叫小和尚装满,他装了一瓶子石块说满了,结果长老要他再装沙子,小和尚又装满了,
长老问满了吗,答曰满了,长老又让他装水,结果小和尚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近日,我注意到一学生的Q说说上说出的求职之艰。就写了日志《上课一个半月记》。这位同学看到后,在自己的Q空间又说写下了一段话:
“南岛主转了我的说说,如果有需要的也把这个转了吧,我今天第一天上班,同事基本是俄罗斯,平时交流基本用英语,虽然说我英语四级没过,但是在大学期间,我自觉地加强自己口语,所以交流没问题,再之,面试时,公司基本不看你的证书,直接英语对话,过了就行,还有,在学校的什么班长、学生会,校外的发传单之类的兼职,人家连看也不看,他们只要类似外贸的经验,所以、、、大一、二的自己想啰,我在大学时,有时六点多就起来在学校乒乓球桌旁的门口听读英语,基本上有空都会去学校图书馆看书,有时也会去石井图书馆,和广州图书馆、华农学校的图书馆借书,看的类别很多,不限于本专业的,基本上一个月二三十本是肯定的。晚上在床上看书,看到宿舍灯关,周末有时逛逛街,就这样,还有,我喜欢看电影,但基本上是英文电影,现在的话,我在学西语和法语。希望对师弟师妹有用”。

说真的,我原来很担心学生看到我没经其同意,取用其说说。会不会有意见或者感到难堪。看到他的这段话我放心了,自己是多心了。

于是,我在上述这段话后答复:“ XX,谢谢你,祝福你!加油!你一直很认真,也读了很多书,都会派上用场的。我转说说主要是想提醒
后来者加强专业学习,真的没别的意思哈。谢谢你的理解。”

后来,他答复: 没事,老师,这很好,师弟师妹确实需要这些来提醒,所以,我就写了一段话。如果当年有师姐这样写给我看,

也许大一的时候我就不会把时间放在学校的学生会与校外的兼职了。谢谢老师的祝福。

我真的很开心。昔日的弟子能明白老师,更能跟老师同步,替师弟师妹们着想,写出心得、经验来告诫师弟师妹们。

老和尚与小和尚的故事,可以从很多很多的角度去解读、理解。

我们也许还可以做这样的延伸思考:

来读大学来读高职,父母给我们交了一笔昂贵费用,让我们用三年的时间来把这个瓶子尽量装满,你就是来拿着瓶子来装东西的。

装什么东西、什么先装什么后装,实在太重要了。

何况,每个人所带的瓶子也许大小是不同的。

三年,什么时候开始装、装什么、装多少。我们的父母根本看不见,看得见的老师也只能是协助、督促。

即便老师拼老命想往你瓶子里装东西,你自己不配合也没用,对吧?

假如你愿意,请你跟老师我一起来回忆、想想,从你踏进学院第一天开始,你是不是开始往瓶子里装东西了?

你至今都装了什么东西?还能装进什么东西?你个人还想装进什么东西?

师姐上述讲到一句“如果当年有师姐这样写给我看,也许大一的时候我就不会把时间放在学校的学生会与校外的兼职了”。

这句话,包含着很多我们都很熟悉的东西:学生会、兼职。

这里说的是我们的大学生活要素,对不对?而美好的大学生活元素还有很多很多。我们都有机会一一装进瓶子。

假如,妈妈让你拿瓶子来装水,告诫你三年后,这些水才是自己独立生活的资本。

在同一个地方同样的环境,一定有人先装了石头、沙子等,有人先装水,三年后谁的瓶子装的水最多呢?

这里就是一个先后、重要与次要的问题了。

那么,来读高职了,什么才是你最为重要的呢?

一张文凭、一张从业资格证貌似一样,可背后,有人装的是很多很多的水,有人装的是很多石头和沙子。

写完以上文字,突然想起,今晚无意间居然跟一学生从儿子的高考谈到了育儿经。我说,其实,一个人在年轻时就一直保持读书、学习的习惯,不是为了就业求职那么简单。这有助于以后的养儿育女。今天你是大学生,明天你一样为人父母。

于我看来,读书便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的一种”水“。我坚持认为,全民狂刷微信,一样要坚持自己多读书。不是有人说吗:一日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开始会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

其实,真正要说的是学习。学习与不学习,在每天看来没有任何区别;在每月看来差异也是微乎其微;在每年看来差距虽然明显,但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在五年来看的时候,那就是观念的巨大分野。等到10年再看的时候,也许就是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沟。再忙,别忘了给自己充电。大学生和已就业者,老师和学生,均如此。

每个人的这个瓶子,也许一辈子都在往里面装东西。只是装的东西不一样,人生也就不一样。 我们求学阶段学无所成,很多时候要么因为没把握时间——所以我们总感叹时间哪去了;要么装了太多石头和沙子,而不是水——我们都瞎忙去了。

我们人生没什么大的成就,也许一样道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和尚和师姐的话你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