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 发表于 2014-6-10 13:34:28

学生和家长在等待高分分数出来前究竟该做些什么呢?

 高考落下帷幕后,在等待出分的日子有的焦虑,有的整天想着估分估线,有的甚至寝食不安。各地高考分数也将陆续揭晓,那么学生和家长在等待高分分数出来前究竟该做些什么呢?


  有人说:分数没有出来之前谁也说不定,不要想太多,好好玩玩。大不了从头再来!有人说:分析一下打算学什么专业。就算报不上好的学校,报个好专业应该希望大些。有人说:放松一下吧,毕竟考前准备已经够累了。出分以后再算吧,肯定有学校录取的。然而更多是是焦虑和紧张,毕竟分数没出来,心里面不太踏实。

  在这样的时候,通常人们看到的现象是:高考结束,考生们都感觉如释重负,总算放松了。于是就把之前的所有约束全都抛之脑后,过上了毫无规律的生活,要么天天挂网、游戏聊天,要么夜夜看球、昼伏夜出,要么天天赖床、无所事事,要么天天聚会、喝酒K歌……有的考生在高考之后失去了约束一下子就会盲目了,其实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样,随着别人的路子走,随着自己的欲望走,没有了目标,没有了计划,“盲”“乱”“昏”“睡”。

  高考出分前,考生可以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才是最有实际意义的呢?

  经过高压之后的调整自然是理所应当,只是如何才能起到调整的目的而不是越调越乱?这需要考生们以及家长们的理智。

  作为家长也应当是清醒的,不能把对孩子的体贴变成放纵,应该帮助孩子找到好的方式来让考后的放松更有品位,更上层次。

  高考出分之前和高考出分之后不一样,高考成绩出来之后自然是报志愿,有了志愿就可以为相应的志愿和专业做一些准备。而出成绩之前就没有这样的方向。

  以下的一些建议,大家不妨作个参考:

  1、锻炼身体。

  高考压力之下,很多同学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身体的锻炼,这个时候,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的健身项目不仅有益,而且必须。或者选择早晚慢跑,或者选择打篮球踢足球,或者是羽毛球、乒乓球。不会游泳的考生们可以学一学游泳,为到了大学的游泳课学习做准备。

  2、读好书。

  有的考生一看这“读书”二字就吓一跳,因为他们感到高考前不知道读了多少书了!的确高考之前我们天天和成堆的书打交道,但是那些多数是习题书,而极少涉及到思想和阅读。现在考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读一些名著了。读自然、读经典,还可以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哪怕就读一部,也会受益终生的。之前你的那些浮躁的心会在这些好书阅读中慢慢平静下来。

  如果你喜欢读小说,你可以读一读所有人都会推荐的《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或《我的苦难,我的大学》。另外,我推荐你读一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或者读一读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或者是霍达的《穆斯林的丧礼》,或者姜戎的《狼图腾》,这些书几乎是大学生的入门必读读物。

  如果你喜欢读传记。我推荐你读一读被称为“二十世纪四大传记”——著名学者变革家梁启超的《李鸿章传》、著名学者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著名史学家吴晗的《朱元璋传》、著名作家学者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特别是林先生的《苏东坡传》会让你过目不忘。

  如果你喜欢读励志书籍,我推荐你读一读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潘石屹的《我用一生去寻找》以及徐小平的《仙人指路》,或者读一些台湾作家刘墉的著作。

  3、听讲座、看电影。

  当然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学者,听听大家之言,感觉如沐春风。比如《百家讲坛》的视频也看一看,所有的知识和见闻都会是我们人生和发展的资本。如果有条件到现场听听高水平大学讲座就再好不过了。

  推荐经典老片,比如《勇敢的心》《肖生克的救赎》《燃情岁月》《阿甘正传》《荒岛余生》《放牛班的春天》《活着》《霸王别姬》《鬼子来了》等

  也推荐一些经典的爱情浪漫老片;高考结束后是中学爱情的高发阶段,要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真爱,懂得爱情与自我保护。推荐《罗马假日》《云中漫步》《乱世佳人》《甜蜜蜜》等。


  4、短期旅游。

  旅游无疑是放松身心的最好的方式之一。因为到出分的时间并不长,短期短途旅游是首选,可以到离家不远的风景名胜区玩一玩,找上几个同学,体验一把“长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乐趣。

  5、关心父母。

  这或许不局限于一件事,但是是必须的。孩子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在高考之下也有些失调,甚至有些孩子因为高考压力无法正常宣泄,与父母发生冲突,伤害了父母的感情。建议孩子们在考后放松之余,要寻找适当的机会,向父母还点感情债,给父母送个小礼物,为下班的父母倒一杯水等等。当然,这种还债和纯粹的物质交换是不能划等号的,更多的是真诚的感情交流。如果是在考试前和父母有过顶撞的,坦诚地对父母说声,“爸爸妈妈,我在考试期间伤害了你们的感情,很抱歉!请一定原谅我!


  6、做做家务。

  这依然是增进与父母交流的一种方式。考完了不要总觉得自己才是需要[本文来自于大学生必备网]别人照顾的人,不要总觉得是如何有功,必须要别人来照顾。其实你该好好照顾照顾家了,你不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了。以一个高中生毕业生而言,家里有什么家务不能做呢?如果你还不会是不是太不够格,如果你会了还不做是不是太不够格?辛苦多年来照顾孩子的父母终于可以稍稍缓一口气,做子女的难道不该趁此机会做一点力所能及事情,父母下班之前把地擦干净,把父母的衣服洗完,倒一杯水或切好几块水果,或者让父母回家吃上你做的一顿饭,那对父母来说将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情。

  7、反思自我。

  当过往的事情都成为定格,我们能做的,不止是伤感地缅怀,更应该认真思考一下,自己在高三这一年的高压状态下表现出来的行为,有没有什么不当之处,其背后原因是什么,并及早进行一些针对性的修正和补充。性格内向的多参加一些交流活动,意志力薄弱的可以给自己找一点“苦头”。反思就是下一次进步的开始,就是成功的前奏。

  8、写写文章。

  或者写一写回忆性的文章,再一次回味高中的故事;或者写一写电影的评论、小说的读后感想,练一练压抑已久的文笔,舒展一下憋屈了太长时间的思想;或者写一写诗歌、写一写游记,写一写给父母的话。很久以后你才会明白,你以为你刻骨铭心的很多东西都会慢慢变淡,只有记下的文字才能相对恒长。

  9、了解专业学校。

  高中生涯已经过去了,接下来绝大多数考生都会进入大学学习,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考生要明白,一个阶段结束了紧接着就是另一个阶段,作为一个想要占领制高点的人,作为一个想要保持优秀的人,就需要时刻有一种目标感,跟着目标走,跟着理想走。要学会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自我调节,主动成长,万万不可随波逐流,荒废机会。

  在等待分数的这段日子里,好好想想自己的真正的兴趣是什么?自己哪方面的能力比较强?对自己所预选专业和学校进行了解,了解专业开设一些什么课程、专业的方向(专业名称相同不同的学校方向也会不同)、该专业以后会走向什么工作岗位等等,看是否真正适合自己。了解高校的历年收分情况、高校的录取规则、招生计划。

  用上面的这些事情把这些时间填的满一些,才会拥有充实的生活,才能让一份空洞焦灼的等待变得有意义。

  家长们应当做的:

  1、放平心态,接受一切可能的结果

  高考过后,家长除了让孩子好好休息以外,要提前做好孩子的思想和志愿准备,不要过于放松。该到来的终将到来,如果孩子发挥正常,分数与自己的期望值比较接近,没有什么遗憾的那就知足吧。毕竟超长发挥的考生总是少数,如果比平时考得成绩好值得庆贺,但也不可沾沾自喜,竞争的压力无处不在。

  如果孩子的成绩不太理想,或者考生自己高估了考分,甚至比自己的真实水平差了一个档次,这样形成希望与失望的落差,需要家长及时对孩子进行心理调适和开导,防止孩子不能接受事实导致精神受刺激而消沉下去。

  那么,当得知分数的那一刻,最需要冷静的是家长,首先[本文来自于大学生必备网]自己先调整好心态,和孩子一起接受事实,不要埋怨孩子怎么考得不好,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失落和不满情绪,毕竟高考的不可预见因素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挥,高考只代表过去,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即使孩子当时难过,其实也就一两天就清醒了,慢慢就坦然接受了现实。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经历高考的磨砺对孩子也是一笔财富,勇于接受命运的挑战也是孩子成熟的表现。

  只要孩子成绩不是太离谱,家长就不要先考虑复读的后路,要先去积极地考虑如何报志愿,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分数的作用,帮孩子分析孩子能上什么样的学校,可以选择的余地还是很多的。


  2、协助孩子做好志愿作业

  高考考孩子,志愿考家长。但是,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这段时间应该让孩子自己说说自己想学什么?将来喜欢从事什么职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想法,然后与孩子一起坐下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去选择志愿和专业。不要成为家长包办志愿,因为大学是孩子去读,不是我们家长去读。

  如果孩子的分数比较有优势,那就积极按原来的计划选择合理的志愿梯度和专业梯度(考前报志愿的除外),有些省份考后估分报志愿,分数出来也可能有一定差距,尤其是文科估分不如理科准确,可能有的考生报的稍微保守些,但也只能认命了。

  大省部份是出分后报志愿,比较有针对性,但是少部分省份高考录取并不实行平行志愿,风险还是相当大的。如果一味追求好学校,又不考虑孩子兴趣和实力想去赌一把。力求冲刺热门专业,很容易造成志愿扎堆而落空,那种遗憾会无法挽回的。

  尤其一本线附近的考生要做好读二本的思想准备,近几年来也有考生是领教了仅差一分而落档的无奈,但学了二本好专业也未必是坏事。

  所以,志愿梯度一定要拉开,是否服从调剂也要慎重,最好跟孩子一起商量讨论,做一个高考志愿预案,请教有经验的过来人或者请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参谋一下预案是否合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生和家长在等待高分分数出来前究竟该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