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创项目注意事项
1、选题要符合主流价值观,不要纯属为了盈利而做。
高校鼓励师生共创,因此有的老师就把家里的生意搬到学校来做,或者社会上找一些企业项目植入,在这里,有几点建议:
不管学生做的,还是老师主导的,其项目最好符合当代社会价值、大赛倡导的方向,否则很有可能白忙活一场。
所谓价值取向,无外乎在于响应政策号召,环保、文化弘扬、城市治理、卡脖子技术等,聚焦政策引向,用专业或创新手段解决问题,并在整个过程让学生参与,做中学,学中做。
2、组织学生参与,工作须定性定量。
学生参与,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不用跟学生讲太宏观、太大的未来,更多讲清楚项目是做什么的,解决什么问题的,他们需要具体做哪些事情,能得到什么好处。
给学生安排任务的时候,尽可能要具体明确、按时定量。学生毕竟社会经验不足,太多主动性的工作暂时还无法适应,须一步一步引导。任务安排或者教学,得设计好模式,不然容易资源错置,人才浪费,也会造成人员流失。
3、科研项目重在落地,而非仅做比赛。
近年来出现不少科研项目,很多都是各高校压箱底的,但出现一个问题,相当一部分还未落地转化。创新创业最终落脚点我一直都觉得是在于实践、在于育人、在于转化,而非仅做一场比赛而已,事实上,从教育部不少文件通知里,也可以佐证我这个想法。师生共创项目基本上年年都会参加,老项目经常被提及的一个问题就是:相比较去年,今年你有什么变化、突破和进展。这其实就是要你证明,你有在做,项目有在前进,而不是每年就这个点跳出来参加比赛而已。
4、许之以利,利在何处。
组织学生参加,肯定要让他们看到好处,学生最在意的往往不是奖金,而是学习机会、获奖荣誉。给予实践分、比赛挂名、评优评先(合规范畴内)等看得见的利好,同时建立过程考核制度,优胜劣汰,模拟社会竞争,提早适应。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创新创业教育关键在于教师,如果老师都是理论教学,没有实战经验,如何带好学生。没下过水的当游泳教练,岂不误人子弟。在我看来,鼓励师生共创有两大利好:一是释放高校教师的活力,本为人杰,奈何体质框架下棱角磨平,部分沦为平庸。同时也能让高校科研走出校门,接受市场的检验,进一步开放,避免闭门造车,无意义的创新那是没用的。二是让双创教师亲身实践,欲教人,必先行。纸上谈兵,误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