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9-25 2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组织学案例综合6 (2006-03-04 23:27:37)
6.试论决策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决策是指管理者通过分析各种备选方案,对面临的机会或威胁作出反应,做出关于特定的组织目标和行为方案的决定。决策是管理者的中心任务,不管他是从事计划、组织、领导还是控制----管理者得四大职能,他们都需要不断地作出决策。
如何作理性的决策构成决策理论的中心课题。较精确地说,决策理论是一门研究决策者在不同处境下该如何选择才最为理性的学问。决策论与游戏理论皆为研究决策的学问,两者的主要不同在于前者只研究个人的决策;后者则考虑涉及多于一人的决策情境。必需指出一点,决策理论只能告诉你怎样做决策最理性,并不能担保你每次也能获得好结果。最理性的决策未必会导至最好的结果。最好的结果也不一定来自最理性的决策。简言之,理性的决策与结果的好坏并无必然联系。毕竟,结果的好坏总难免掺杂运气的因素。
典型的决策情境涉及决策者面对两个或以上的相互排斥的选择 (所谓「相互排斥的选择,即不可能同时并存的选择)。
决策论者通常把决策情境分为以下三类:
1.风险下的决策情境
2.确定性下的决策情境
3.不确定性下的决策情境
风险下的决策:每个行动通常也能引发若干可能后果。当决策者能评估可选择的每个行动的各个可能后果发生的机率时,我们称他面对的处境为风险下的决策情境。在这些情境下我们该选择哪一行动才最理性?决策论者认为在一般情形下提供我们合理的指示:最大化期望值或称期望效用原则:决策者应选取能给予他最大期望值的行动。假设决策者面前有N个行动选择。根据此原则,决策者应计算每个行动分别对应的期望值,然后选择期望值最高的行动而行。
确定性下的决策:在某些情况下,决策者能选择的行动每个也只有一个可能后果。这种情况称作确定性下的决策情境。既然在这种决策情境下行动的可能后果只有一个,显然我们并不需为计算期望值而费神。那么,在这情况下该以什么作为行动的准则?答案明显得很——比较各行动后果的效用而选具效用最高者而行。
不确定性下的决策:决策者有时可能对可供选择的行动之后果的发生机率一无所知,这种情境称作不确定性下的决策情境。
决策分六个步骤:认识决策需要→确定备选方案→评价备选方案→在备选方案中做出选择→实施选定的方案→从反馈中学习。
管理决策质量最终取决于对机会或威胁的创造性反应,管理者只有对组织学习的支持与鼓励,才能提高其非程序性决策的能力。
7.试论目标理论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答:目标是一个组织力图达到的一个未来的结果。目标的确立,能够使公司具有方向感和使命感。管理者通过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来实现组织目标。
目标制定原则:在“管理职责—计划”的第一步是确定组织使命与目标。目标制定应该是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明确的,挑战性的目标能够激发管理人员寻找提高企业绩效的可能方法,但不切实际或不可能实现目标,也可能使管理人员放弃努力。其次,必须对目标期望实现的时间跨度进行明确的说明,这样既能够抵制过于急躁的情绪,又能够起到激励作用。在目标制定后,为监控目标实现情况,应采用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主要有三个步骤:
1、为组织内的每个层级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目的,主要是将组织总目标分解并落实到每个层次;
2、管理者与其下属一起商定下属的目标,主要是通过目标执行者的参与设定,来强化实现目标和执行预算意识,同时目标也较切合实际;
3、管理者与其下属一起定期检查下属目标实现情况。
设定明确目标后,定期检查目标实现情况。并且将薪水增加和提升与目标设定挂钩,奖励完成目标管理者,达到激励效果。
在管理实践经常企业会经常应用目标理论,以我公司为例,在每年12月,公司行政班子就会根据近年业绩和市场情况,对明年企业发展作一个规划,制定总的组织目标。目标内容包括进出口规模、利润实现、成本费用控制情况、新商品、新业务开拓计划和奖励方案等。在总目标确定后,公司再按一定方式(如人员结构、业务结构、商品情况及历年业绩情况)将其分解到各个业务部(经营主体),每季度财务部、人力资源和总办等职能部门对各业务部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考核,并对目标完成的业务部给予奖励。
8.试论组织变革理论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政治问题与冲突都是反映组织需要变革的信号,反之,组织变革也会引起冲突与问题,毕竟变革总是有利于某一部分人而不利于另一部分人的,特别是战略性或结构性的调整。
组织变革四步骤:
1.确定是否需要变革:确定问题的存在和原因。
如果组织绩效明显下降,如市场分额下降、利润下降、成本上升、员工没有完成任务或费用严重超支等,这些都明显出组织反映需要变革。但有时管理者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因为问题都是慢慢积累起来的。
确定存在问题的原因,需要考虑组织外部和内部原因。从外部角度,管理者要确定环境的变化给内部工作关系带来的机会与威胁。对于国际竞争对手的低价政策,不同部门可以有不同的对策,从而引起内部的冲突。从内部角度,管理者需要考察部门间的冲突是否因为组织的结构或文化引起,没有适当的协调机制会引起不同部门对低价策略的不同反应。
2.设计变革:组织未来的理想状态和确定变革可能面临的阻力。
一旦管理者确定了问题的根源,就必须决定他们希望组织变成什么样子——应该生产什么产品、商业策略是什么、组织结构应如何重组等,并规划如何实现这些美好的蓝图。
同时,管理者要确定变革可能遇到的阻力,这种阻力存在于组织的公司层、事业部层、职能部门层以及个人等所有可能的地方。组织目前的战略与结构、组织文化都可能阻碍变革。有些阻力通过加强沟通可以解决,双赢交易策略也是一种解决办法。
3.实施变革: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实施;推广和管理变革。
自上而下的变革是快速实施法:高层管理者认识到变革的需要,觉得做什么和怎么做,然后在组织内快速推广实施。自下而上的变革则较平和:高层管理者和中层及一线管理者协商变革的必要性。过一段时间后,底层管理者与员工共同决定变革的详细计划。这种变革的有时在于参与性强,不确定性和抵制情绪被控制在最小范围。
4.评价变革的效果:比较变革前后的情况;利用标杆法来衡量。
一是利用市场分额、利润或管理者能力等指标来对比变革前后的差异。一是标杆法,把组织在某一方面的绩效与行业中最优的组织相比,衡量变革的效果。
9.试论组织设计理论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答:组织设计(Organizational Design)是管理者做出明确的组织选择的过程,明确组织选择能促使一个特殊组织结构的建立。对组织结构有重要影响的四种因素是:组织环境的性质、该组织追求的战略类型、该组织使用的技术、以及组织中人力资源的特征。一般来说,这些因素的不确定程度越高,一种弹性的、可变动的结构比一种正式的、刚性的结构更合适。
把任务集合成工作:工作设计是管理者把任务集合成工作的过程。为了创建更为有趣的工作,为了使工人们弹性工作,管理者可以扩大或丰富工作内容。工作特征模型提供了一种有用的工具,管理者可以用它来衡量一项特殊工作如何激励员工或满足员工。
把工作集合成职能和部门:管理者能够从各种组织结构中做出选择,以充分利用组织资源。根据它们面对的具体组织问题,管理者能够从职能结构、产品结构、地域结构、市场结构、矩阵结构和产品小组结构中做出选择。
协调职能和部门:不管管理者采用何种结构,他们都必须决定如何在组织中分配职权、职权等级体系中有多少层次以及在集中化和分散化之间做出怎样的权衡,从而把等级层次保持到最低限度。随着组织的成长,经理们必须在职能和部门之间增进融合和合作。可以采用六种整合机制来推动这一过程:直接接触、联络角色、特别工作队、跨职能小组、整合角色以及矩阵结构。
战略联盟和网络结构:为了避免随着组织成长而出现的众多沟通和协作问题,经理们正在试图开发一些新的组织方式。在一个战略联盟中,经理们与其他组织签订合同,提供物质投入或从事一种职能活动。如果经理们签订了一系列合同,而且在他们分得组织外部从事了许多活动,他们就建立了一个网络结构。
在实际中成功运用网络结构的例子决不仅仅耐克一家,国内部分高档皮鞋公司实际上也走了一条符合本地市场特色的网络结构道路。品牌可以收购外国的现有品牌或者自行注册;设计是外包给国外名师完成,但又不完全照搬到中国市场而是根据自己对本地市场的了解进行必要的筛选、修改;制造外包给国内大量可选择的质优价廉的皮鞋加工工厂,自己则负责渠道和品牌的建设。这样的网络结构至少可以带来两个重要优势:一是国内加工在工艺不比国外逊色的前提下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市场营销上,在品牌和设计上采取“拿来主义”,既有世界最新的一流款式设计又能最大程度满足本土消费者的特殊需求。这样的结构将公司最大的资源集中于自己最具优势的环节,组织的主要任务是以市场为龙头整合各种优势资源,使得组织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持扁平和弹性,从而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保持高度的应对性。
11.试论团队管理理论及其在实踐中的应用
一、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实现特定目标、满足特定需求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的联合体。团队也是一个群体,其区别于群体的主要特征为成员间的紧密合作和特定的、至高无上的团队目的或目标。
二、群体和团队对于组织取得竞争优势非常有利,主要为
(1) 提高组织的业绩
采用群体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取得协同效应,即群体中工作的成员产出的质量和数量比单独工作的成员产出的更高更多。这是因为群体成员互相启发,纠正彼此的错误,一是出现问题便及时加以解决,提供与问题或目标有关的多种多样的知识在…..
要实现协同效应,管理者须确保构成群体的成员具有与群体相关的互补专业技能和知识。其次还须为群体提供足够的自主权。
(2) 加快对客户的响应
团队比个人更拥有对客户做出响应的各种各样的专业技术和知识。
(3) 提高创新
个人难以具备成功创新所需的全套技能、知识,团队则更有优势;团队成员可发现彼此的谬误或错误的假设;团队成员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对彼此的方法进行批评,战胜个人弱点的同时也确立了个人的优势。
(4) 增加成员的激励和满意度
团队成员易于看到个人努力工作和专业技术为实现团队和组织目标做出的贡献,从而提高满意度,减少跳槽。团队还可满足组织成员对社会交流、与他人保持联系的情感需求。
三、群体和团队的类型
正式群体:跨职能团队、跨文化团队、高层管理团队、研发团队、指挥群体、自我管理的团队、虚拟团队
非正式群体:联谊群体、利益群体
四、群体动力:群体的规模、任务和角色;群体的领导;群体的发展;群体规范;群体的凝聚力
(1) 群体的规模:小规模的群体、大规模群体
(2) 任务分为向心型、顺序型、交互型。
(3) 群体的发展:组建期、激荡期、规范期、绩效期、休整期
(4) 群体规范:群体规范的符合度和背离度及其平衡。
(5) 群体的凝聚力的后果:群体成员的参与度、群体规范的遵循度、实现群体目标的强度
(6) 群体的凝聚力凝聚力的决定因素:群体规模、有效管理的多元化、群体同一性和健康的竞争、成功
五、建设高效群体和团队的措施
(1) 激励群体成员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员通过在组织行为高效的情况下,确保成员本身也受益的方式激励群体和团队成员实现组织目标,创造竞争优势。激励方式为个人奖励和群体奖励相结合。当个人绩效可以评估的时候,报酬由个人的绩效或个人和群体绩效相结合来决定。当个人绩效难以评估的时候,群体绩效是决定个人报酬的关键因素。奖励除了金钱外,还有许多其它的方式。
(2) 减少“大锅饭”现象
“大锅饭”指个人在群体中工作比单独工作时付出较少努力的倾向。它会导致较低的群体绩效,妨碍群体目标的实现。减少“大锅饭”现象的措施主要有三种:
1、 使个人对群体的贡献可以评估。
实现方式:为群体成员分配任务并使成员对该任务的实施负责到底。有时,群体成员互相合作,使个人贡献可以确认。但交互型关联的团队中,个人贡献是无法确认的。
2、 强调个体对群体贡献的价值。
产生大锅饭的另一个原因是成员认为在群体工作中个人努力不重要,无论个人行为高效与否,群体均将实现其目标并按一个令人满意的方式运行。为了消除这种思想,管理者应当以每个成员可以为整个群体做出的有价值的贡献为基础,分配其在群体中的任务,并须与成员进行沟通。这在跨职能团队中得到了有效的体现。
3、 将群体规模保持在适当的水平
规模越大,个人贡献评估越困难,成员倾向认为其贡献不重要。故需将团队保持在适当的规模,以实现群体目标和高绩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