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向全世界发出邀请:“来吧,来印度制造。在全世界销售,但在这里制造。” 回顾历史,印度工业发展走了一条高精尖的道路。1947年建国伊始,由尼赫鲁主导的国大党政府制定了发展资本密集型工业的道路,那就是集中有限的资金专攻一些有潜力或是关系经济命脉的行业,因此造就了印度在制药、汽车、钢铁和石油加工方面的发展优势。 印度一直位居全球劳动力成本最低国家的前列,劳动力成本一直被认为是印度作为制造业基地的主要优势。 几十年来,日本、韩国、台湾、孟加拉国等,每个国家劳动力成本越来越昂贵。除了印度,印度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增长强劲。 印度制造业成本低,操作技术简单,劳动强度大,优势之一是廉价劳动力。比如纺织品、服装和鞋类等。 在印度,农村劳动者到城市工厂制造业部门工作,并且是出口导向型。跳过了制造阶段,直奔向富裕国家,其中最具潜力成长的行业来自服务。 莫迪表示,印度正致力于废除不必要的法律法规,并实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以刺激经济增长,为外企在印度投资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环境。 此外,莫迪还提及了“印度制造”计划,未来将在印度修建100个智能城市,并在500个城市启动50项地铁和现代废物处理系统项目。 “印度制造”有着很好的基础,在官方公布的25个主要门类中,纺织业占全国制造业的比重为20%,规模仅次于中国,而且在设计理念、销售渠道等方面更贴近欧美高端市场。 在纺织业,印度政府允许该产业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开展外资吸引活动,例如,工厂用自动设备可100%为外国直接投资(FDI),以更好地推动“印度制造”计划在印度纺织服装行业的实施。 目前,已经有多家外国企业在印度投资,包括纺织机械企业制造商Rieter(立达)以及Trutzschler(特吕茨勒),西班牙快时尚品牌 ZARA及Mango,法国的Promod,意大利的Benetton以及美国的Esprit(埃斯普利特)、Levi’s(李维斯)以及Forever 21等。 未来,在印度二三线城市中,纺织业将是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引擎。 另外,在生物、化学、电子、通讯等领域,印度得益于英语的相对普及以及对欧美专利体系的相对熟悉,缩短了其产品从生产到上市的周期。 再者,在航空航天、核能利用、国防装备、再生能源等高技术领域,印度与欧美国家没有严重的意识形态分歧,技术引进时的“顾虑”较小,国际合作的空间较大。 印度制造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低技能且相对廉价劳动力,占总就业份额的很小一部分。印度软件与信息技术获得了很大的出口创汇,即高科技产业。 纳伦德拉•穆迪表示,印度欢迎全球各大企业来印度发展制造业和投资,政府将发布一连串吸引外资的重大政策,给有意在印投资的国内外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并改革劳动法律和税收、简化审批程序,吸引各界在印度投资设厂。 印度制造业依赖于良好的交通运输,印度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还不错。当然,制造业企业也离不开可靠的电力供应。 经合组织建议,印度采取更简单更灵活的劳动法,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印度面临改革挑战。 不久前,“印度制造”的标志出炉:一只蓄势待发的雄狮代替了行动迟缓的大象。印度媒体将其描绘为“觉醒的印度雄狮迈出坚定的步伐”,这种定位是比较恰当的。 印度制造业正在千呼万唤中苏醒,但由于体量庞大,无论前景多美,是否能走稳关键的前几步尚待观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