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莺手记:2009年,写给“网商10年” (2008/12/27 00:56)
浏览字体:大 中 小 我担任阿里巴巴直播中心主持人有4年的时间了,在这期间,采访过400多位嘉宾。其中网商有100位左右。所谓网商,就是借助网络平台做生意的商人。
总结起来,网商们往往有这样的特点:
1.年轻
2.公司规模不大。但船小好调头
3.大部分来自贸易公司或工厂,电脑操作熟练
4.全部,或者大部分的生意来自于在网络上相识的客户
5.善于抱团
6.目前更多的成就来自于赚钱的能力,而非社会责任
网商群体很大,但是网商个体都不大,所以他们特别善于抱团。几个知名网商带头一呼,很容易召集人气。比较有名的像是影响力网商陈记强举办的“华南网商会”,十大网商之一的王群举办的网商俱乐部,著名电子商务作家“上海伟雅”举办的俱乐部等。这些俱乐部定期聚会,除去分享网络生意经外,网络会员人脉也是重要目的。
近几年,为网商服务的产业已经兴起,比较典型的包括物流业,服务业,教育业等。如果说2004、2005年网商以励志为主,能坚持做贸易已经很了不起了,那么现在的网商,则以创新为主。能够在经济形势恶化的当下,进行产品、营销、服务等创新,是在同行如林的电子商务世界中闯出一片天地的法宝。
在今年的广交会上,我们也发现,小批量,定制的产品卖得特别好,这昭示了一个方向性的商业定律:消费者拉动生产。而非相反。
专做外贸的王群告诉我,今年的圣诞产品,卖得最好的产品是“2个彩球装”的礼品。这是特意为今年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客人“量身定制”的。什么意思呢?去年的“8个彩球装”礼品今年已经卖不动拉!王群只是改变了一下包装,却带来了这个礼品的销售高峰。
这是很典型的“换位思考”。这些小改变,小创新,也许小公司更容易做到。
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组织来说,迅速改变的能力都是一项重要资产。
我所熟知的一位网商朋友,80后,宁波一家外贸公司的老总。他去年已经敏感地嗅到国际大环境的变化,看到外贸越来越难做的现实,他孤身一人跑到异地,转做适应内需的钢结构产品。
刚好今年扩大内需的4万亿投资,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用于基础建设,他的钢结构产品也分到了好几杯羹,赚的盆满钵满。我在网上问起他的生意,他夸张地用几十个大笑的图标来回敬我。
我坚持认为,小而灵活的公司,在当下的商业社会中更有竞争力。他不一定要成为领袖型的公司,却因为“改变”和 “新意”,成了商业社会中蓬勃发展的一支新兴力量。
网商的最大力量,不在于出现某个一呼万应的领袖,而在乎其对电子商务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格局,商业模式,进而演变成强大的商业文明的推进力量。
网商个人也许承担不了对他们来说还很沉重的社会责任,但网商群体,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承担了诸如降低成本,扩大就业,环保等社会责任。
2009年,网商10年。
|